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

喀什荒地鄉牛羊大巴札



喀什荒地鄉牛羊大巴札是新疆最大的牲畜交易市集,每周日舉行,主要提供羊、牛(包含乳牛、肉牛、氂牛)、馬、驢子以及駱駝的買賣交易,是各種介紹喀什的旅遊書都會介紹到的一個著名巴札。來牛羊大巴札走一遭能感受最道地的喀什在地味,是旅客短暫停留喀什,想要快速認識喀什最佳的一個地方。

牛羊大巴札設立在喀什郊區的聯外道路上,到了巴札附近就能發現人車川流不息,許多牧民歡欣地駛著三輪車,背後載著自家養著的牛羊趕往市集來去做交易。對牧民而言,牛羊大巴札是一切生活生計的來源,背負著一家好幾口的經濟負擔,去那兒的心情肯定是五味雜陳,可不像我們這群遊客是抱著好奇心態去尋訪,不過牧民們無一不希望能把家裡的牲畜賣個好價格,讓家裡嗷嗷待哺的小娃兒們都能吃的飽穿的好,接受更好的教育,生活過得更好一點,畢竟這兒的農民還是太窮了。



巴札依照交易的牲畜種類不同來做區域的劃分,最外圍的是一些販賣蔬菜水果的小販,依序為羊、牛、驢子、馬等,去的那天運氣不太好,沒機會看到駱駝的買賣交易。我們先到羊巴札這區,看到許多羊被捆在一起,而且羊群基本上是無法移動的,真的對羊群們的遭遇感到些許同情。現場也有牧民在現場幫羊剃羊毛,不用大老遠地跑去牧場一趟,就能親眼看到剃羊毛秀。

羊巴札交易的商品以綿羊與山羊為主,一頭羊在巴札是否能被交易,得依據羊身上是否有標記數字來認定。交易時,買家會先把自己的預算和需求告訴牧民,牧民會先說一筆金額當作訂金,買家把大把把鈔票的訂金先給予牧民後,才能獲得講價權。一般交易進行時,都會有一個類似裁判官在雙方間當任公證人調停的腳色,確保買賣雙方都能以最公道的價格進行交易,降低交易的不確定性,最後交易確定成交時,牧民會大力擊自己的手掌一下,代表交易成立。整個羊交易的過程還挺新鮮生動有趣的,雖然交易雙方說著維吾爾語,真的是聽不懂他們在談論什麼,不過誇張的肢體動作卻巧妙地表達出買賣雙方對這筆交易的重視。



牛、驢子、馬的交易過程也是大同小異,不過我覺得馬相對特別點。巴札內的馬交易量相對牛羊少得許多,不過牧民會向買家展示馬的身心強健,透過馬車在會場奔跑的形式,讓買家知道這匹馬跑起來的身形與速度,能讓買家對這匹馬有初步認識,降低買家在交易上的風險。而牛巴札的交易除了乳牛外,還有難得一見的氂牛交易,不過我想氂牛在喀什一定過得很痛苦吧!只因為這裡離帕米爾高原不遠才會有這少見的氂牛交易。

牛羊大巴札不愧為旅遊書上介紹的熱門景點,交易相當地熱鬧且熱絡,也能感受到在地維吾爾族的牧民風情,難怪許多的歐美人士也來一睹牛羊大巴札的風采,對於我們這些久住都市的旅客而言,能看到這種大規模的牲畜交易風采,在此生皆屬難得,默不拿起相機給巴札拍幾張照片,以茲紀念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