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在喀什多日後,我們啟程前往帕米爾高原上的喀拉庫勒湖,預計搭喀什到塔什庫爾干的大巴,中途在喀拉庫勒湖下車。由於前一天在夜市吃到不乾淨的羊肉,從早上起床後,我就處於腹瀉狀態非常的不舒服,又要起個大早去搭班次相當不固定的大巴,這一天應是我在中國大陸旅行那麼久,身體最不舒服的一天。最近從喀什去塔縣(塔什庫爾干)的人越來越少,客運站為了節省營運成本,不斷地削減班次,原本預計一天會有3輛大巴開往塔線的,都被合併成一台,我們非常幸運的有搭上北京時間早上九點半從喀什開往塔縣的大巴。不過這也是我惡夢的開始,凡後只要搭大巴有停車休息,我就必須要跑去車外去排解,不巧那天又遇到塞車,原本5小時就能抵達喀拉庫勒湖,被迫延長到7小時,抵達喀拉庫勒湖時已經是北京時間下午五點。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我,就只能全身無力的躺在蒙古包內休息,錯過了喀拉庫勒湖美麗的夕陽,真的是頗為遺憾。
喀拉庫勒湖簡稱喀湖,位於帕米爾高原上,海拔約3,600米。湖水會隨著光線不同而變化,或湛藍、淡黃、橘紅、翠綠,最神奇的是當天陰時,湖水會變化為猶如一盆墨汁,正如"喀拉庫勒"的柯爾克孜語意為"黑湖"。喀湖是冰蝕冰碛湖,水源來自於著名的"崑崙三雄":"冰山之父"幕士塔格峰、"姊妹峰"公格爾峰、公格爾九別峰,三座雪山皆在海拔7,000米以上,如雪柱般聳立在西崑崙之上,是帕米爾高原的典型標誌。
崑崙三雄只有幕士塔格峰目前有人在攀登,公格爾峰、公格爾九別峰都是處女峰,因為峰頂處較陡斜,目前尚無人攀爬成功,幕士塔格峰攀爬需要15天的時間,要有當地的嚮導、翻譯帶路才能成行,聽蒙古包的老闆說:「每年都有許多的戶外探險者,來這攀登幕士塔格峰,尤以老外居多。」,從喀湖湖邊到幕士塔格峰的攀登大本營來回約60公里,搭乘牧民騎乘的摩托車前往,需要約4小時的時間,價格一個人約70~80RMB,因為隔一天要趕回喀什,我們就沒去大本營看看了,聽說大本營那能看到更壯闊的冰山,會讓你覺得幕士塔格峰"冰山之父"的美名是名不虛傳。
經歷過前一天慘烈的腹瀉後,隨著太陽的升起,我的身體狀況逐漸康復,趁著早晨的時光,趕緊去喀湖邊拍幾張照片,不然就真的來這邊打醬油了。站在喀湖邊,看看傳說中喀湖的絕美幕士塔格峰倒影,真的就不虛此行。又看看公格峰、公格爾九別峰,三座7,000米以上的大雪山環抱著喀湖,這麼美的場景真的很難得才能遇得到,尤其它又處在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的附近,政治局勢的不確定,也不能保證未來能再能輕易來到這裡,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在此和崑崙三雄、喀湖相處的時光。
時至北京時間早上11點,國道314公路上忽然急駛過一台大巴,兩個義大利人把大巴攔下來卻上不了車,因為大巴上已經滿員了,載不了他們,師傅只和他們說:「後面還有一台大巴,請坐下一台大巴班車。」看到如此情景,我們趕緊收拾行李跑去路邊攔車,不過我們的戰略和義大利人不一樣,因為現在塔縣到喀什的大巴很少,上一台師傅說的下一台也不知道會不會發成功,所以我們選擇直接向路邊伸大拇指,做攔過路車的動作,不過我們總共有3個人,而且國道314上小客車相對稀少,約五分鐘才一輛小客車會經過,多是載貨的大卡車。經過了一小時的嘗試,都沒車想要有停車的意願,就在快疲憊絕望時,一位維吾爾大叔駛車過來停車了,他也是要往喀什的方向,而且願意免費載我們三個人一程到喀什。
大叔是一位喀什中小學的校長,待人相當親切,昨天才載家人去塔縣找朋友,本來預計要停留幾天才要回喀什的,卻臨時因學校要開會被叫回喀什,他遇到我們的時候,可正在馬不停蹄的趕車中。中途大叔一直點菸起來抽,可能是要趕跑他的睡意吧!他最近因為世足賽的關係,幾乎都熬夜在看球賽,導致他的睡眠不足。中途大叔還很好心的停在昨天坐大巴路過的美麗白沙湖,讓我們可以安靜地拍幾張照片。白沙湖以前是一個偃塞湖,現已變成為一個水庫了,白沙湖最美的在於湖對岸的白沙丘和以及遠方的雪山相互呼應。在車上,大叔也和我們交流一些漢維民族間的話題,我只能說雙方都要學習尊重對方的文化,要用包容的心去接納文化上的差異性,千萬不要有歧視的意味在對待任人,畢竟你怎麼對待別人,別人也會用同樣的心態在對待你。到喀什市區已是北京時間下午三點,大叔果真是在趕時間,把昨天7個小時的車程,硬是縮短為3個多小時,和大叔握手告別後,我們又回到艾提尕爾清真寺旁的青旅,準備坐上明天返回烏魯木齊的火車,結束這次的新疆之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